【5款設計師燈具推薦】連好萊塢明星都愛用
簡單點綴出空間的高級感!

燈具推薦:用燈具,讓家美出新高度
燈光是照明的來源,燈具則是空間中的主角,無論開關都有賞心悅目之效,因此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意識到燈的重要性。
而在設計裝修時,「燈具」做爲軟裝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當你已經確定好家裡要設定的風格時,建議就能開始確定你的燈具。以燈具作為整體設計的主軸,再下去延伸其他的軟裝搭配,才會讓所有軟裝看起來更協調。
今天我們準備了三個世界知名的燈具推薦品牌。從好萊塢明星、電影、博物館等,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。
想展現你過人的品味在家裝設計、店鋪設計或是寫字樓設計上,這篇請一定要收藏起來。
連博物館都愛的品牌—Flos, Italy

這個牌子在設計界名號非常響,除了式頂級品牌之外,Flos的設計團隊也設計出許多經典之作。
Flos燈具是義大利四大名燈品牌之一,由 Cesare Cassina、Dino Gavina、Arturo Eiseinkeil 三人,1962 年於義大利 Merano 成立。
Flos 的產品結合古典優雅和現代設計。一流的工藝製造技術下,在歐美有非常好的口碑,許多的高階空間設計中,均大量使用 Flos燈具。他們家的燈備受設計師、明星的喜歡,更有不少博物館級的經典之作,並稱它是「燈具界的勞力士」。
Flos的產品在現代化極簡外貌下,流露出人性化的實用性,使得Flos燈具成為義大利工業設計界之經典。
Flos Glo-Ball

出自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之一,Jasper Morrison 的作品,豐富的設計經歷,體現於低調優雅、比例完美,搭配精細做工的設計主軸,淨白的 Glo-Ball 系列燈款,以簡單、純樸的自然美感,征服喜愛低調美學的使用族群,渾圓的玻璃燈罩,在光線透射下,帶來了一種寧靜和祥和,自然的樣貌搭配潔白的色調,作為桌面擺飾或室內點綴,都是一場靜謐優雅的生活饗宴。
可以放置於桌上,地上角落或是家裡任何地方,隨意改變位置。
Jasper 這款看似非正圓的燈具,實則有不會燙手、觸摸不留下指紋等特因設計師運用義大利吹製玻璃的工藝。


Flos Skygarden


由 Marcel Wanders 再次完美呈現的半圓形吊燈,乍看之下以為是平凡的普通吊燈但卻暗藏玄機。
燈具內部為裝飾意味濃厚的白色花紋圖飾,真如其名的懸吊空中,無需澆水與花費心思的照顧,空間中便有專屬的空中花園。半圓球設計在搭配上獨特的雕紋,像極了歐洲教堂的芎頂。
這款可寧靜清新,又可高雅奢華、可清新北歐的吊燈,放在極簡風格裡或是輕奢風都不突兀。




Flos Noctambule


Noctambule是一種輕巧的雕塑燈,由圓柱形的透明吹製玻璃模組製成。
各個玻璃之間以環狀的燈具互相連接,再加以碗狀或圓錐狀的玻璃組件,便能夠創造出氣質空靈、令人驚嘆的落地燈及懸吊燈。白天時日光明亮,幾乎無法看見透明的玻璃形體,然而一旦環境變得黑暗,Noctambule燈具便展現極其迷人的面貌,串聯在玻璃之間的環形燈具發散出如月光一般溫煦柔美的光芒。
小編認為,Noctambule在Flos眾多燈款中,應該算是顏質的巔峰。
再不開燈的狀態下看他,感覺只是一個玻璃吊燈,沒什麼太大的驚豔之處,頂多覺得透光的口吹玻璃很好看。
但在黑暗環境中點亮,卻變得耀眼而夢幻的存在。




Flos Arco

Achille Castiglioni 1962 年的作品 Arco 的生產,使得 Arco 不僅成為 FLOS 的代表,也成為一個到處存在、人人皆知的好品味象徵。在 Arco 的設計中,還有一個美麗、實用又聰明的小細節:卡拉卡塔大理石燈座上的洞正是整個燈的平衡點,用一隻帚柄穿過洞口便能讓兩個人輕易搬動整盞燈。
這款設計一出來,隨即成為釣魚燈的始祖。
簡約的設計搭配上讓人難以忘記的大理石底座,這樣簡單的線條卻令人耳目一新。有機會的話,為家裡擺上完美的拋物線吧。




Flos Mayday

出自 Konstantin Grcic 2000 年的作品,Mayday 桌燈, 以工作燈為主題,帶有一分粗獷而簡潔的設計特色,以質輕實用的聚丙烯材質打造,光源、掛鉤、集線器三合一,讓您不僅可放置檯面,更可依照環境需求,直接掛附後使用,長達 4 m 的電線配置,提供您足夠實用的移動所需。
Mayday主要用在國際飛航中,遇難求救訊號的緊急呼叫口號。
而設計師的設計靈感也來自傳聲筒,因此Mayday有著傳聲筒的造型。獨特的不收線設計,讓你想擺在地上、掛在牆上、掛上天花板都能隨心調整。






義大利燈王品牌—Artemide, Italy

被稱為燈王的義大利品牌 Artemide,品質與創意都是令人讚賞。
極簡主義的永恆之作,任何的讚美之詞都無法真切表達它的優秀。把握和瞭解燈具的時效性、代表性的細節處理方式,且堅信「自由」是生命的核心價值,而「設計」則是展現獨立個體自由度的最佳工具,簡單來說就是,設計是一種創造的活動,是屬於認知的行為,而設計的領域是不能加以限制的創意空間。
以人為本,處處表達生活的韻味,那麼浪漫與美麗的光影效果,自然就會在我們身邊展現出來。
Artemide La Linea


La Linea是一種柔軟的光管,能夠根據為定義的結構,在空間中自由的扭曲和轉動。
室內或室外都適用,固定元件隱藏在其截面內,透過形狀的變化進行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的改變。


在平凡中尋找不平凡,並不是吹毛求疵的無極限追求,而是設計師對自己的挑戰。
在 2019 年的米蘭設計周,丹麥建築事務所 Bjarke Ingels Group ( BIG ) 再次與義大利燈具製造商 Artemide 合作,推出了一款看似平凡、實則充滿技術創新的燈管 La Linea,能夠因應空間需求,自由的扭轉、旋轉,帶給設計師更多的發揮空間。


Artemide Pirce Mini

出自設計師 Giuseppe Maurizio Scutellà 2008 年的作品。
將雷射切割而成的鋁質金屬,覆蓋上優美的白色漆面,不規則地旋繞而自成一格,像是在空中翩翩飛舞的彩絲,又好如濃郁的義式咖啡中,芬芳縈繞的牛奶香,新穎的設計中,帶著些許的古典之美,是家飾、同時也是一件至美的藝術品。
Price是Artemide最常得獎的作品之一,也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。
他不僅是一種優雅的光源,更有著誘人的裝飾。打開或關閉都帶著強烈的存在感,是空間中不可忽略的焦點。



Artemide Nesso Table Lamp

Nesso 出自 1967 年,設計師 Giancarlo Mattioli 的作品。
當年所推出的 Nesso,以其獨特的蕈狀樣貌,為現代的燈具設計中,帶來別開生面的突破,也因此亦榮獲許多設計獎項的肯定和殊榮。2003 年,Artemide 推出 Nessino Table Lamp,將 Nesso 的尺寸縮小,為現代居家的小空間中考量,帶來更多的裝飾可能性讓原先經典的設計,重新有了年輕的活力氣息。
可用於搭配工作檯面、書桌、或是床邊檯面,享受著被蘑菇燈的暖意包圍,在冷冬中帶給你一絲絲溫暖。
橘色的Nesso也有一點復古感,白天看跟晚上看的感覺也不同,這樣靈活的氛圍營造讓他在電影或是雜誌中的出鏡率極高。




Artemide Tolomeo Tavolo Mini Table Lamp

在歐洲與日本極受歡迎的桌燈,曝光率極高,特色為鋁質支臂、鋼纜和霧面燈罩,即使在各種高難度的角度下,也不容易倒下。
經過長時間使用後,只要上緊旋鈕即可恢復張力,燈罩上有防燙手的方向調整桿,除了主要的投射方向外,燈罩上方的開孔,也提供了上方環境的間接照明。也是書房燈具推薦中,滿意度最高的一款燈具。


無可替代的閱讀燈首選
許多電影場景都出現過的Tolomeo簡直是有品味的辦公場所不二之選。
樸素的圓錐型燈罩、外露接頭,設計上看起來很簡單,卻埋藏了設計師的深思熟慮。頭燈可以旋轉360度,亮度可以隨意調節,燈架上的鐵絲可以隨意控制角度。
最為書房燈具推薦Number One,他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簡直是無法超越。




光源的打造,你知道多少?
光源又分成直接光源、間接光源、輔助光源
不同光源會有不同的作用,營造的氣氛也不同。
經典老牌—Oluce, Italy

Oluce由Giuseppe Ostuni創立於1945年,經過時間的洗禮,已經成為一個豐富的燈具品牌,涵蓋的產品足以超越潮流,成為義大利設計的標誌。
從自20世紀50年代起,就依靠堅實的技術和照明工程技術背景,不斷研發不尋常的材料、意想不到的形狀和新的照明源,同時以流暢的幾何線條搭配低調融合度極高的色彩,在功能和美學上進行著無限的探索,成為國際頂尖的燈具潮流引領者。
跨時代且不斷追求創新的設計,使Oluce成為至今歷史最為悠久的義大利燈飾照明設計公司。
Oluce Atollo

時常出現在雜誌或是博物館中的Atollo,我想大家應該不陌生。獨特的小蘑菇造型,搭配上質感滿分的黃銅材質讓他一舉成名。利用簡單的幾架構,穩定形制,徹底改變了印象中床頭燈、檯燈的形式。
如果你也想蒐集一台有故事的經典台燈,錯過Atollo就等於錯過了打造經典品位的機會。






Oluce Kin

簡單的鋁合金燈體,搭配熱塑性材質燈罩,親民可愛的喇叭形狀,輕易的融入各種居家室內空間,不同的顏色選擇,組合起來造就另一種層次感。


Oluce Berlin

設計師 Christophe Pillet 顛覆傳統吸頂燈的意象,將燈座朝外轉變為優雅及具裝飾性的壁飾,燈罩特別以噴砂線性玻璃增添設計風格。


Oluce Switch

Japanese designer 日籍設計師 Nendo,採用桌燈最為經典的abat-jour 燈罩型做為設計圓點,在材質及功能做出特色及改變。
以高品質的霧色金屬材質搭配旋轉式開關,旋轉整個燈罩做為Switch的 on/off開關,燈如其名 SWITCH
整盞桌燈就是燈的開關。






Oluce 1953F

重新發行1953年代的作品,使用經典的圓柱燈罩,讓黑色與鍛金形成鮮明對比,證明了Oluce能創造出跨時代物件的本能。


-你知道愛馬仕也做燈具嗎-
「光線照亮了我們的作品,而這些作品則光照了人們的每一天。沒有光,工匠就無法工作。光正是令我們得以締造新事物的無形物質。」
愛馬仕(Hermès)藝術總監Pierre-Alexis Dumas為品牌首創的燈飾系列“Hermès en lumière”作出這樣的引言。
其實,早在2014年的米蘭家具展上,愛馬仕就推出過自己的燈飾系列產品。
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味一下愛馬仕昔日的燈具展品:
Harnais Michele De Lucchi


取名Harnais,就是「鞍轡」的意思,其作為燈身的皮帶設計便有如馬術裝備將人馬合一般,把發放光明的座地燈與其投下的陰影連成一體。
Harnais燈具應用皮革以馬鞍縫製技術接合,配合乳白色的部件和三顆閃亮的馬鞍釘,可以說是非常「愛馬仕」的設計。
Pantographe Michele De Lucchi


設計靈感源自繪圖員所用的伸縮繪圖器。 Pantographe燈具的特色在於其燈臂上,活動自如的多個關節,靈活的設置以用者姿態為本,以確保更佳的照明效果。
皮革的部分也承續了愛馬仕一貫的高品質,細節設計一絲不苟。
The Lanterne d’Hermès


由四個柱狀獨立光箱組成,並一併組裝在一 個皮套基座上。可獨立拆卸下來的柱狀光箱都 配備可充電電池,無需連接電線,而其每次儲 電量在調至最強度照明下,亦足供連續八小時使用。
「移動的優雅」(elegance in movement)其實自愛馬仕始創以來便一直是品牌堅持不綴的格言之一,而這款燈具也徹底展現了愛馬仕一直以來的品牌精神。